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19.要知道,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圣言论述主,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对祂的爱和信,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AC 1769-1772, 1887, 2143, 2333, 2396, 2540, 2541, 2545, 2551)。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AC 2310, 2495, 9212, 9216, 9357, 10357)。因此,圣言纯由对应写成(AC 1404, 1408, 1409, 1540, 1619, 1659, 1709, 1783, 8615, 10687)。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AC 1873, 2249, 2523, 7014, 9357)。
7831.“本月初十”表内层启动的状态。这从“初十”的含义清楚可知,“初十”(即“日”)是指内层的状态。因为“日”表示状态(23, 487, 488, 493, 575, 893, 1738, 2788, 3462, 3785, 4850, 5672节),“十”表示余剩(576, 1906, 2284节),也就是被主储存在人之内层的真理和良善(1050, 1906, 2284, 5135, 5897, 7560, 7564节)。由于余剩在内层中,人通过它们得到预备,并开始接受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所以“初十日”在此表示内层启示的状态。人通过余剩重生,从而通过它们开始接受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的流注(参看5342, 5898, 6156节);人也通过它们与天堂接触(7560节),因为这些良善和真理来自主,而非来自人(7564节)。“月”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状态(3814节),因而表示释放的整个状态,逾越节整体上表示释放。由此明显可知,“本月初十日”表示内层启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即内层启动的状态,从这个月的初十日持续到该月的十四日;在这些日子里,逾越节羔羊要留着。“逾越节羔羊”表示纯真的良善,它是至内在的;因此,在此期间,这种至内在的良善,连同它所居住的内层要与诸如玷污它的那类事物隔绝,并远离它们。这种状态就是内层启动的状态,也就是预备接受来自主的良善与真理的流注的状态。这就是包含在这些话中的神圣含义;因为若没有这种神圣含义深藏在它们里面,经上就不会吩咐要在本月初十日取逾越节的动物,还要留到十四日;也不会吩咐之后要在在两个傍晚之间把它宰了;要必须用火烤,断不可用水煮;不可剩下一点留到早晨;要把剩下的用火烧了;它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以及其它细节。凡深思这些要求的人都能知道,它们必涉及迄今为止谁也不知道的神圣事物;这些神圣事物是属教会和天堂,与神性有关的属灵事物,而圣言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从神性降下来的。
2341.“罗得给他们办筵席”表示住在一起,这从“筵席”的含义清楚可知。圣言经常提到筵席(经上或译为宴乐),它们在内义上表示住在一起,如耶利米书:
耶和华的话临到他,你不可进入宴乐的家,与他们同坐吃喝。(耶利米书16:8)
在这一章,先知被吩咐了许多事,他要通过这些事来代表禁止良善与邪恶接触,真理与虚假接触。此外,他也“不可进入宴乐的家”,以此表示良善和真理不可与邪恶和虚假住在一起。
以赛亚书: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甜酒和满髓的肥甘并精酿的酒设摆筵席。(以赛亚书25:6)
此处“山”表示对主之爱(795, 1430节)。那些爱主的人就与主同住在良善和真理中,这由“筵席”来表示。“满髓的肥甘”是指良善(353节);“甜酒和精酿的酒”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1071节)。
在犹太教会,当他们献祭时,由祭物制作的筵席只代表主与人同住在祭物所表示的爱的神圣事物中(2187节)。后来,这事由圣餐来代表,在初期(基督)教会,圣餐被称为筵席。
创世记21章提到,亚伯拉罕在以撒断奶那天大摆筵席(21:8),这代表并由此表示住在一起,以及主的神性与其人身理性的初次结合。就内义而言,“筵席”在其它地方所表相同,这也可从以下事实推断出来:筵席是在一大群对彼此充满爱和仁,心心相印,并彼此分享愉快的感觉,也就是爱和仁的情感之人当中举办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